联合策划:2018,韩中关系怎么走?

发稿时间 2018-01-08 10:00
2018년 한중관계 전망: 기회와 도전 속 '구동화이' 모색
韩中关系去年因萨德问题一度陷入建交后最大危机,在双方努力下,于年底迎来回暖的曙光。两国政府同时发表了“关于改善双边关系的沟通结果”,韩国总统文在寅也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但在元气大伤之后,两国要恢复并发展健康的双边关系,还需付出更大努力。为此,在2018新年之际,本报与中国环球网共同策划,分别邀请了韩中两国各3位半岛问题专家,从韩中关系、韩中经贸合作、人文交流3个角度,表达了对对方国家的期待,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领域做了展望。希望这些可以为关注两国关系及东北亚局势的读者提供参考。

▲韩中两国应成为“金兰之交”

[韩中亲善协会会长 李世基]


2017年给韩中建交的短暂历史留下了伤痛的一页。在政府和民间的努力下,伤口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治愈,但无法保障未来不会再发生类似的矛盾。两国一定要以萨德事件为鉴,总结其中的教训和经验,进一步努力促进韩中关系的健康发展 。

中国有“金兰之交”一词,象征着兄弟般的情谊,在韩国也被广泛使用。希望2018年能成为韩中关系发展成金兰之交、善邻友邦的契机。为此,双方需要做出以下努力:

首先,恢复两国间的政治互信是当务之急。两国领导人间的相互信任对双边关系的发展有极大影响。文在寅总统访华为两国关系的恢复起到了破冰的作用,接下来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韩国的回访,我相信并期待能够起到“融冰”的作用。同时,两国在首脑会谈中达成的恢复高层定期交流也应早日实现。多渠道交流有助于两国加强沟通,增进理解,缩小分歧,消除误会。

第二,换位思考的态度很重要。韩民族与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同甘苦,共患难,维持着命运共同体般的关系。最近韩半岛和东北亚形势陷入危机,两国都意识到了战略合作的重要性。两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关系不同,厉害关系相异,不能说是没有矛盾,但两国关系的发展能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利益,是一种双赢的关系。从这一点出发,双方应该本着换位思考的精神发展和充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两国需共同努力恢复民心。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过去的一年中,韩中矛盾使两国国民之间产生了对立和厌恶,对对方的好感大幅下降,部分媒体和人士的言行对两国企业及国民造成了伤害。民心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为发展健康的两国关系,两国政府及民间需合力挽回失去的民心。

“金兰之交”的原话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如果韩中两国能不忘建交的初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就都能够克服。

2018年,希望东北亚核心国家韩国和中国能够齐心协力,在实现韩半岛和平与安定的基础上,共同迈向“东北亚时代”。

▲预测2018:中韩关系在这些点上会更好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吕超]



中韩近两年多以来围绕韩国部署“萨德”问题,双边关系出现严重障碍。好在2017年年底随着文在寅总统对中国的友好访问终于出现了转机。中韩关系大幅起落的现实说明,作为近邻的两国关系有着脆弱的一面仍待我们今后努力去消除和避免,也有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主流的一面,这正是中韩能够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牢固基础。

展望新的一年里的中韩关系,在热烈期盼中仍存在几分担忧。据环球舆情调查,超4成中国受访者认为中韩关系“会更紧张”。这是因为横亘在两国关系中的“萨德”问题尚未彻底地解决,例如在文在寅总统访华期间与中国领导人共同以积极务实的态度阶段性解决了“萨德”问题,但韩国的某些在野党,极端亲美势力却在其国内媒体掀起一阵反对声浪,继续狂热鼓吹部署“萨德”,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感。

既然坚冰已经打破,我们还是坚信新的一年里中韩政治外交、经济合作都将会出现新亮点。中韩友好关系对于双方都是极为重要的。首先是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久远。在共同维护历史真相、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等方面,中韩因为有共同立场而存在着广阔的政治外交合作空间。其次,中韩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中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深入的合作前景。最后,在安全上的共同诉求也是无法改变的。中韩友好关系的发展也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石,是维持朝鲜半岛稳定的保障。

2018年,将会是中韩逐步恢复友好关系的一年。其一,在中国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中韩可以共同在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

其二,中韩FTA全面启动,两国将形成一个低关税、高水平的共同市场,必将为两国企业创造更多商机。中韩两国贸易将基本跨入“零关税”时代。

其三,中韩文化产业交流,民间来往将会更加活跃。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韩剧涌入中国。韩国的医美业、游戏业、服装业都将大举进军中国。文化、教育、体育交流将达到新高度。中韩同为亚洲体育强国,汉城和北京都因成功举办过奥运会而受到世界体坛的瞩目和赞扬。中国祝愿和盼望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残奥会的顺利举行,希望看到朝鲜体育代表团出席这次体育盛会,以南北兄弟同场体育竞技来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同时我们在筹办中的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也热切盼望来自韩国体育界的支持。



▲2018,韩国有些经验可供中国分享

[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 全炳瑞]


韩中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一直维持了友好健康的发展,但由于萨德问题陷入冰点。2018年对韩中关系来说是一个新的出发点。在新的一年,韩中两国最理想的经济合作方式是分享经济发展经验,并通过两国发展战略的对接,推动东北亚共同繁荣。

中共十九大之后,“分配和质的增长”成为关键词,最大的风险为“高负债”,这些正好是韩国已经走过的路。人均收入在8000-1.2万美元时代面临的社会矛盾及分配不均等问题,韩国已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历过。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产业结构、治理环境等问题上,韩国可以与中国分享经验。

韩国在经历了1992年金融市场开放和1998年金融危机后,为治疗高负债留下的后遗症付出了昂贵的学费。中国如能够在金融开放和金融结构改革上吸取韩国的教训,可以大大节省社会成本。

中国提出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韩国文在寅新政府则提出了“东北亚+责任共同体”的建议,还推出了“新北方政策”和“新南方政策”。韩中两国的这些理念、政策和建议不无重合或相似之处,这为两国的合作开拓了新的空间,同时也为两国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双方政府层级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都具有了更多更大的合作潜力。

当然,不管中国在东北亚建立命运共同体,还是韩国推进其新北方政策,建立“东北亚+责任共同体”,朝鲜是避不开的一个短板和难题。韩中作为朝鲜的两个邻国,共同认识到核问题给地区和平以及核不扩散体系带来的威胁,两国应该在解决包括核问题在内的朝鲜问题上进行合作,而不是产生矛盾,更不应该成为受害国家。

如果朝鲜核问题得以和平解决,韩国与中国可在轻工业等适合朝鲜国情的产业上开展合作,并通过合作使得朝鲜尽快融入国际社会,从而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共同繁荣,让“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新北方政策”在东北亚开花结果。


▲先定三个小领域!2018中韩经贸合作“夺得千峰翠色来”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笪志刚]


回首过去的一年,中韩关系既经历了跌宕起伏的陷入低谷,也迎来了峰回路转的改善契机,从越南APEC峰会上开启面向未来的领导人会谈,到年末文在寅总统访华旨在改善并落实两国互利合作新举措,两国关系的柳暗花明及区域放大效应既反映了东北亚地缘关系依然复杂的现状,也印证了两国关系具有超越双边层面的多边影响力的重要。

2017年对中韩固然是极具风雨与考验的一年,但两国在经贸合作领域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延续了贸易增长、投资增长的良性态势,旅游可望逐渐恢复,为两国2018年续写新篇章奠定了基础。2017年1-11月中韩贸易额253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已超2016年全年水平。从1-9月两国的进出口数据看,韩国对华进出口分别为720.5亿美元、1016.7亿美元,分别增长13.4%和14.0%,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20.3%和23.6%,中国是韩国进口和出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也是中国单体国家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迄今中国实际利用韩资6.3万项,韩企在华投资存量达716亿美元,韩资继续在中国开放进程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不仅经贸,中国赴韩游客在经历了时隔8个月的低迷后出现了朝向正常化的恢复式增长。雨后彩虹或许是描绘过去一年中韩经济往来的恰当形容。

展望2018年,中韩关系在巩固改善势头的基础上,以经贸为依托,以人文为纽带,以心的沟通为基础,实现“夺得千峰翠色来”渐入佳境的氛围和环境不断整固。朝向上述目标,中韩需要在三个领域夯实未来合作基础,挖掘互利共赢潜力,推动区域共同繁荣。一是构筑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韩国际产能合作新机制。中国希望韩企依托国际化和制造业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双边和多边合作,韩国认可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有意愿参与区域一体化的各种实践,两国在上述领域扩大合作符合彼此利益和区域繁荣大目标。

二是推动中韩自贸区为实现中日韩区域一体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做示范。中韩自贸区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和效应最明显的双边高水平协议,前瞻自由贸易港和亚太自贸区建设,中韩自贸区的成熟经验和示范效应将推动中日韩自贸合作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突破,也将为促进亚太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供更多路径选择。

三是以深化旅游文化等人文合作构筑东北亚旅游文化共同体。中韩同为儒家文化圈成员,诞生地的中国在古代深刻影响韩国,现代韩国以“韩流”强势走入中国社会,中韩的文化开放、包容互鉴使两国通过深化旅游和文化交流,促进形成区域归属感和一体化意识的感召力及影响力不断放大,或许2月韩国平昌的冬奥会,2022年中国北京张家口的冬奥会就是一个难得的践行契机。



▲韩中人文交流要“知不足”

[中国人文经营研究所长 刘光钟]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知足常乐”,该成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为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这也教育我们应消除心中贪欲,找到内心的平静。知足对于个人来说十分重要。

韩国和中国若想更深层的了解双方人文文化,相比“知足”,“知不足”更为需要。

韩中建交已有25年,两国关系步入成熟的发展期。但当被问及“你对对方国家了解多少”时,没有韩国人或中国人可以痛快地回答“了解很多”。至少笔者是这样认为的。韩国人对于中国人不大了解,中国人也没有深入了解韩国人的想法。

韩国人在看待中国人时抱有几点偏见,中国人给韩国人留下的最具代表性的印象可从“掌柜”说起。100多年前,来到韩国定居的华侨们在餐厅管理钱库,“掌柜”刻画出中国人努力管理金钱的样子。对钱精打细算、疑心多则是中国人给韩国人留下的印象。

部分中国人也没有深入了解韩国的想法,除了对韩流和韩国代表性商品充满好奇外,他们多认为韩国就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国。虽然经常用“一衣带水”、“唇亡齿寒”等来形容韩中两国相近的地理关系,但在中国人心里韩国人就是“暴发户式的邻居”、“以前是我们的蕃邦”。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和中国增进相互间的人文理解迫在眉睫。韩国是一个被强国包围着的半岛国家,长期以来,人们为了生存不断进行激烈地斗争。如今,韩国已发展为世界范围的贸易、经济强国。中国具有多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民在一次次战争和灾难中站起来,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强国。因此,韩中两国的人文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紧密结合在一起。

韩国可学习中国汉字世界里的独特智慧,与陆地相连的韩国有着积极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的热情和动力,中国也可将其作为发展自身文化的参考。中国具有广阔的陆地,这使中国在展开文化交流时,会与海洋文明更显著的韩半岛形成互补。因此若考虑到这一点,韩中两国为了增加对对方的人文理解,需要更多、更深层的交流。

韩中建交虽有25周年,两国的人文交流还处于刚起步阶段。韩国和中国人民之间保持相互理解,但目前来说理解的并不深入。韩中的人文交流应该说是“知不足常乐”。

▲中韩25年友好非必然结果 第26年两国应该怎么做?
 

[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 郑继永]


文在寅访华后,中韩关系取得一定突破,双方的政治互信得到一定恢复,中韩经贸关系实质性发展的基础得到夯实,中韩人文交流与心心相通的成果成到延续,中国“命运共同体”与韩国“东北亚+责任共同体”在历史与现实中实现了无缝对接,两国关系应抓住这一良好机遇。

未来的中韩关系发展,应以中韩经贸关系好转为先导,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以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与韩国的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的深度融入为抓手,以安全合作的加强为导向,双边各层级关系不断弥合,安全关系重拾升势,战略互信不足的形势不断得到改善。

人文交流方面,中韩应持以下期待,以促进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一)民众的交流应有可持续性和保障机制。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众交流是两国关系的基础。除了“萨德”问题暴露出来的短板之外,中国在韩投资与生活事实上也遇到相当多的困难,存在着事实上的非国民待遇。(二)公共基础设施与文化内容仍需提高。如在观光方面,面对中国观光客的蜂拥而入,韩国在饮食、住宿、交通上时时捉襟见肘,无法有效应付,造成观光质量下降,游客满意度下降。同样,韩国在开发旅游产品时,有意强调“本土文化”,这当然是吸引游客的手段之一。但是更多的“中华文明圈”文化也能拉近两国的心理感知,形成更多的“回头客”。韩国需要在文化内容的开发上下功夫;(三)媒体交流。媒体交流在两国有关系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关键性作用,能起到“放大器”的作用。但是,中韩两国媒体的机制与属性不同,造成对同一事件的解读完全不同。如近期韩国媒体的整体保守化,及其对文在寅政府的不友好宣传,尤其是对文在寅访华时“记者事件”过早下结论攻击中国政府,事实上就对中韩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四)青年交流。青年是中韩两国的未来,自然也是两国关系的未来。虽然两国各自在对方国家有相当数量的留学生,但与两国关系相比,这一数量远远不够。应持续扩大留学生的规模与质量,将两国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五)地方政府交流。在国家政策中,国家层面与地方政府层面对于外交的感知也有细微的差别,对于外交的填补作用非常大,也比国家层面的交流有韧性。

中韩两国尤其应妥善处理好“第三方”问题。朝鲜问题、朝核问题、美国等占据了中韩关系的主流是不正常的现象。健全的双边关系不能由次生问题主导中韩关系。

中韩关系新模式应有以下特征:(一)着眼于东北亚命运共同体构建、共生、互通,扭转韩美同盟关系与中韩关系的互斥零和局面;(二)更密切的人文经济社会联系;(三)战略安全有密切沟通、协调与合作,不基于情绪与国内政治来处理双边关系。

中韩两国各界应珍惜25年来来之不易的发展与友好,而不应视之为当然与必然结果,呵护与维护中韩友好关系是跨入新的25年、50年的使命。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