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大国?

发稿时间 2019-07-04 14:45
何谓大国?

本文作者:《亚洲经济》客座论述委员、远东大学政治系教授李载昊 【图片=亚洲经济】


2015年12月,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赞扬她在欧洲主权债、难民和移民问题等危机期间所展现的道德领导能力。在传统大国领导人没有彻底履行应尽义务的当今时代,《时代》杂志评价称“默克尔受到全球关注和信赖”。

日本对韩国采取贸易报复措施时,不禁让人想起默克尔。在反难民与极右思想等民粹主义盛行的欧洲,主张“包容欧洲”的默克尔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形成鲜明对比。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巨大的中国也不能称作是“大国”。默克尔总理将于2021年卸任,为何东北亚地区很难出现像她一样的领导人?

韩日领导人不久前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主要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上仅持续8秒的问候,给两国国民留下深刻印象。这次会面已经成为象征韩日关系分歧的历史性事件。文在寅总统在出席G20峰会前仍向安倍透露出愿意举行峰会的意愿。韩日完全可以对日军二战强征劳动案纷争作进一步商讨,但作为东道主,同时又是一国首脑的安倍对以客人身份来访的文在寅作出的举动,很难让他避免甄别能力不足、肚量小、缺乏耐心的批评。

日本政府宣布限制向韩国出口半导体和显示器相关的3种原材料,理由是“两国信赖关系受损”。这一理由让人难以接受,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定,成员国需要向所有国家提供同等的贸易政策和关税优惠, 理由不充分时,不能随意撤销已经生成的相关优惠。而日本政府主张的“信赖关系受损”显然不是“充分理由”。
 

6月28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右)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大阪短暂相遇。 【图片提供 韩联社】


安倍总理的伪善令人失望。他向二十国集团成员发出明确且强有力的信息,呼吁捍卫“自由、平等以及非歧视的”全球贸易。但就在峰会结束后,立刻宣布对韩国采取违背市场经济规则、违背自由贸易精神的举措,有失大日本帝国总理的风度。日本在2010年就曾因中国的稀土出口禁令陷入困境,安倍曾批评中国的做法违背WTO规定。

安倍应该懂得,韩国人会以为安倍制裁韩国是为了获得国内舆论支持。韩国社会普遍认为,安倍的做法为了在不久后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之前集结右翼势力、制造话题。相信日本国内时有发生的“反韩”游行与安倍右倾化并无关联。安倍应放弃通过煽动“反韩”情绪引导国内政治的想法。有观点称,这次贸易争端只能迫使韩国企业逃离日本,同时也给日本企业带来损失,中国坐收渔翁之利,很多日本媒体也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如此,似乎仍不能打消安倍总理踏上“中国之路”的决心。

韩国在“萨德”问题上吃了不少苦头。韩国多次解释说“‘萨德’是为了应当以来自朝鲜的核导威胁,威胁消除后将被撤除”,但中国却不为所动。几乎所有韩国商品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韩国商品广告、韩流演出等在中国被禁。直到得到韩国“不再追加部署”等3大承诺以后,中国才肯作出些许让步。让韩国人不禁想起1637年朝鲜仁祖向清太宗皇太极投降的“三田渡之屈辱”往事。

然而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1月举行的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时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这些呼吁能否真正得到韩国民众的认可还需时间的考证。
 

2018年6月9日,加拿大魁北克省,G7成员国领导人讨论联合公报事宜。 【图片来源 网络】


习近平主席和安倍总理有一个共同点——不与美国正面对抗。中国从未向“萨德”的实际持有者和运营者美国表示过抗议,安倍总理在G20峰会召开之前也没有就驻日美军军费分摊问题向特朗普表达不满。只是欺负弱小国家,怎能得到“大国”应有的尊重?

日本梦寐以求想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都离不开周边国家的支持。孟子曰“唯仁者能以大事小”——大国应当将这一理念作为与小国相处的外交之道,才能俘获周边国家的心。

你要问默克尔总统卸任后谁来守护世界?特朗普?算了吧!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