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冬天里的敦煌热——“发现中国·图像见证:敦煌与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讲座在韩成功举办

发稿时间 2017-12-03 15:03
 

[在位于大学路的东洋艺术剧场,主讲人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兼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主任张元林进行讲座。 图片=首尔中国文化中心]



 

[讲座现场  图片-首尔中国文化中心]



11月28日至30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首尔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发现中国·图像见证:敦煌与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讲座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和东洋大学艺术剧场“中国电影常设电影院”成功举办。讲座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兼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主任张元林主讲,170多名韩国文化界专家、学者和民众冒着首尔的严寒前来听讲,对敦煌和丝绸之路的热情高涨,丝毫不受严寒影响。中国驻韩国使馆文化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史瑞琳出席。

如讲座的主题“图像见证”一样,张元林研究员结合一张张珍贵图片,用详实的资料和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和宗教传说,向观众生动讲述了千百年来在“敦煌”和“丝绸之路”上发生的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
 

[热情的韩国观众与讲座主讲人张元林研究员合影留念。图片=首尔中国文化中心]



讲座内容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华戎所交一都会——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介绍了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敦煌石窟产生的地理和历史背景,提出“丝绸之路”历史路线的形成和文化交融的证据,回顾了宗教传播的历史过程。第二部分:“沙漠中的美术馆——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介绍延续千年的敦煌石窟内的主要内容,展现敦煌石窟艺术的总体风貌。第三部分:“文明的对话——从敦煌壁画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通过敦煌壁画中那些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图像资料中的典型图像与丝绸之路沿线同类题材图像的比较,揭示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融合所具有的包容性、多向性、渐进性和多层次性的特质。第四部分:“敦煌壁画中的古代朝鲜人物资料”,展现了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经贸文化往来,分析了韩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历史证据,拉近了现场观众的亲近感和参与感。

讲座谈到,亚历山大东征和汉武帝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带来了多种文明间的交流融合和“丝路”贸易的畅通,给人们带去思辨的历史视角;敦煌壁画和文献中记录的商队常常面对的“黑沙”和“盗掠”的故事,让人们体会到丝绸之路上的种种艰辛和人类坚韧不拔的精神;敦煌壁画中描绘的“佛本生:尸毗王割肉救鸽”等宗教故事传递出人类向往众生平等的理念;敦煌彩塑、建筑、壁画中的艺术表现,如敦煌建筑上的多克立石柱、东方人像彩塑体现的人体肌肉线条美、壁画里常常出现的伊斯兰教圆形珠串、头戴三根羽毛头冠的高丽人等都体现出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痕迹。

“敦煌”概念一直是韩国民众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每年前往敦煌莫高窟参观的韩国专家和游客更是规模庞大。讲座受到韩国敦煌学者与文化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与热烈欢迎。讲座宣传海报刚刚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网站发布,咨询和预约电话就蜂拥而入。正如一位讲座现场的韩国观众所言,她一看到敦煌洞窟里的艺术片、听到敦煌有关的话题,总会感到莫名的激动。张元林研究员在讲座中充分解释了韩国观众内心里这种共鸣的深层原因,剖析了中韩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中,现场观众目不转睛、屏气凝神,生怕漏掉一点细节。讲座的图片资料非常丰富,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不足以尽述,主讲人张元林研究员和现场观众都颇感遗憾。讲座后,主讲人与观众进行现场交流,气氛非常活跃,观众里很多是“敦煌学”爱好者和专家,他们向主讲人提出的问题非常专业,而有机会能与中国敦煌研究的专家泰斗交流,也让他们异常兴奋。

为使讲座更有针对性,张元林研究员抵达韩国后,随即访问了位于首尔的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东亚馆,采集敦煌遗迹实物照片,并将其融入讲座内容,跟现场观众分享。
 

[张元林研究员(左)向韩国敦煌学学会会长徐勇教授了解敦煌学在韩国发展情况。图片=首尔中国文化中心]



访韩期间,张元林研究员还参观了韩国同德女子大学,向韩国敦煌学学会会长徐勇了解敦煌学在韩国的发展情况,并赴韩国国立广播电视大学,共同研讨未来合作计划。

张元林,现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兼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主任、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史学博士;2014年—2015年度任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合作研究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敦煌佛教图像和敦煌与丝绸之路文化比较研究;独立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合作出版编著4部;发表论、译文50余篇。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