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胜利千秋颂 复兴逐梦慰忠魂

发稿时间 2014-09-04 11:21
——抗战胜利69周年缅怀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

 
1945年9月2日9时18分,停泊在东京湾上的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皇军将领总署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第二天,也就是1945年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当时的国民政府确定这一天为纪念日。
 
日月穿梭,斗转星移,到2014年9月3日,世界已经经历了69个“9月3日”。在2014年9月3日这一天,中国人民超乎寻常地予以重视,并开展了庄严的纪念活动,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参加了纪念活动并向抗战烈士敬献了花篮。此次纪念活动,体现出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在纪念9月3日这个对日胜利日问题上的隆重、旗帜鲜明和全面。
 
隆重地纪念9月3日,凸显中国“复兴逐梦”之决心。日本军国主义给近代中国带来的灾难,用罄竹难书形容实不为过。而需要纪念和反省的时间节点也是比比皆是,“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五光复”这几个纪念日中任何一个,都值得所有中国人纪念和沉思。而中国人民以异乎寻常的规格和热度纪念9月3日,反映出当下中国已经不是单纯为讨还日本军国主义的血债和向世人展示自身痛苦的伤疤,中国人民要向世界展示一个“胜利者”的荣光,让日本和世界看到中国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看到中国正大步迈向“复兴逐梦”之路。“九一八事变”不能忘、“七七事变”必须记住,但这些都是中国受凌辱的开始,每年在那一天响起的凄厉汽笛声已说明了一切。忘记历史是耻辱的,但在悲痛的历史中停滞不前更是对历史的背叛。9月3日需要大张旗鼓地纪念,因为这个日子是中国屈辱历史的终结,更是中国“复兴逐梦”新纪元的开始。
旗帜鲜明地纪念9月3日,说明中国在对日问题上正与世界接轨。如果说“八一五光复”反映的是中国百姓欢欣鼓舞地庆祝日本的投降,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那么9月3日是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受过日本侵略或参与到打击日寇战争中去的国家和人民共同纪念的日子。在反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与世界接轨,那么在纪念日本法西斯投降的问题上中国也要与世界接轨。投降后的日本虽然退去了侵略的铠甲,但是在思想中、在思维模式中军国主义的铠甲还没有退去,时不时地会以“参拜晋国神社”、“篡改教科书”、“否认慰安妇历史”等形式表现出来。中国人民在9月3日这一天旗帜鲜明地进行纪念,也是提醒和告诫其他国家:在如何消灭掉日本在思想中、在思维模式中军国主义的铠甲这一问题上,要与中国接轨。
全面地纪念9月3日,表明中国人民及中国政府满怀宽容和感恩之情。此次纪念活动有两个细节非常值得细细品味,一是在首批公布的300名抗日英烈中国民党抗日将士占了三成之多。国共两党有过矛盾、有过你死我活的斗争,但是在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这一问题上双方能够放弃前嫌、相扶御敌,表明国共两党的大义凛然。而此次公布和纪念国民党抗日英烈,更是对所有抗日英烈在天之灵的慰祭。二是抗日英烈名单中有许亨植、李红光、李学福、李凤善、安淳福五名韩裔抗日运动家赫然在列。这表明中国人民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中国抗战、为中国抗战流血牺牲的国际友人。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党,只有学会了宽容和感恩,才会赢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才会走得越来越远。
怀揣包容之心和感恩之情,隆重而旗帜鲜明地纪念9月3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以成熟和自信的心态迈向复兴逐梦之路。
 
文/柏林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