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发稿时间 2013-10-23 13:11



9月29日正式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内人声鼎沸,注册公司的人络绎不绝。不过除了房价和租金上涨了,注册公司容易了,自贸区的改革红利在哪里仍旧是云里雾里。

目前在自贸区注册公司,没有注册资本限制,大部分公司不需实缴资本,这算得上是自贸区管理方式转变的第一个看得见的红利。但注册简单了,来注册的企业也挤破了门槛,写字楼租金高涨,却使得红利打了折扣。很多企业干脆虚拟注册,即在自贸区的写字楼里“虚拟”一个房间,只注册不办公。迄今为止,自贸区内一个“虚拟”的办公地址的租金已经涨至每年2.5万元,算得上是自贸区成立以来给当地企业带来的立竿见影的好处。

至于自贸区土地价格水涨船高的直接受益方,上海本地企业当仁不让,这也是外高桥、上港集团等龙头股得以大涨的原因之一。至于自贸区未来将带来本地贸易和物流服务的爆发式增长,则仍属于投资者的预期。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贸区内15%税率优惠以及市内免税店等优惠政策在自贸区的总体方案上“缺席”,显示自贸区在制造业和零售业经营与它的前身保税区相比并无明显不同。而自贸区内准备开业的“海淘网”上的商品,关税和行邮税都不能免,在刚性成本上似乎并不能比区外网店有优势。

上海自贸区所承担的改革期待更多地发生在制度和管理层面。国务院颁布的自贸区总体方案提出,要力争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出的五大任务则包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以及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

由此不难看出,自贸区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行政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转型。作为全球第一的商品出口国,很难说贸易管理机制存在大的漏洞,剩下的,自贸区留给公众的最大期待也就集中在金融自由化领域。可以说,上海自贸区的真正看点是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和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及跨境使用等金融创新。而在自贸区挂牌之初,这些最值得期待的改革却少有细节出台。

迄今为止自贸区金融创新出现在商品市场。自贸区挂牌同日,证监会拟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在自贸区内筹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具体承担推进国际原油期货平台筹建工作。尽管尚无细节,但自贸区内将逐步允许海外企业参与大宗商品期货交易。而目前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期货市场,需要在国内成立一个外商独资企业,通过贸易项下或资本项下允许兑换额度完成资金进出。自贸区内的国际原油平台设立后,境外投资者无需再设独资企业就可以直接参与市场。此外,预计外管局会给整个原油期货市场一个较大额度,对于单个投资人来说额度相当于不受限制。

但自贸区的投资开发似乎到此为止,上交所国际板曾因自贸区而再度引发A股投资者揣度,但很快被上交所否认。自贸区内若开设国际板,其尴尬之处在于,国际板推出后的投资主体若仅限于自贸区28.78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工作人员或居民,其范围过小。如果面向整个A股市场的投资者,自贸区的围墙便毫无意义了。实际上,自贸区的金融改革阻力重重,正是因为资本流动不像货物交易,难于控制和隔离。改革力度小,自贸区与保税区没有分别;改革力度大,自贸区或成为又一个香港,却并不能带动区外世界的效率提升;若放松了区内区外的货物和资本流动的限制,则关税和资本管制体系瞬间瓦解。

自贸区因此如履薄冰。上海自贸区管理制度的一大创新是市场准入的一纸负面清单。负面清单的出现,首倡“非禁止即开放”管理模式,旨在激发企业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细查这份不足10页纸的清单,却发现自贸区内的市场准入程度与区外基本一致,国家禁止外商投资项目,几乎全部都可以在自贸区的负面清单里找到对应项,甚至有些区外允许的项目也被禁止。制造业明显的政策滞后都不能在此次的自贸区建设中得到纠正;服务业中更有很多与国际惯例不相吻合的管制措施出现。

所谓“细节是魔鬼”,自贸区概念庞大叙事的狂欢过后,真正到了该仔细观察它的创新细节的时候。

文/邢海洋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