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台寺,没能见到那棵“害羞松”

发稿时间 2013-10-08 08:19
终于明白那么多人说旅游没意思是什么意思了。跟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你只能看他们想让你看的,你只能知道他们想让你知道的,没有与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独处的机会,没有抚摸,没有沉思默想,走慢几步就有人对你吼“快点快点没时间了”,想要有意思确实不容易。

去京西门头沟戒台寺,就是跟会议组织的集体活动,尽管见到了平日难得一见的寺院住持妙有大和尚,还有堪称“镇寺之宝”的周金生先生为我们做导游,可是,毕竟只匆匆看了戒坛和抱塔松等三四处景点,没能巡游牡丹院,没能拉扯活动松,也没能如愿拍拍弥勒的大肚子,一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下来,着实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实际上,戒台寺这种地方,非一个人悄悄来去不可。松间殿畔,漫步扪心,说自我洗涤可能有点矫情,但在庙头望流云和树下数青苔之间,无所思,无所想,才会真正体悟到一种放空般的自在与轻松。

发现韩国人的布施供养

戒台寺,准确名称应为戒坛寺,以全中国现存最大戒坛知名。此坛建于辽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与泉州开元寺、杭州昭庆寺戒坛并称“三大戒坛”。

戒坛是干什么用的呢?简单说,就是为僧人传戒、受戒举行仪式的场所。据佛教教义,出家必剃度,称沙弥,算实习生,再经受戒,才成为比丘,即真正的和尚。在电影《少林寺》中,李连杰被问“汝今能持否”时,当属剃度。而受戒,才相当于基督教里的受洗,被正式列入门墙了。

导游周金生先生为我们讲解这些常识时,用的是北京城百年老店里的吆喝式腔调,一派曲折婉转,起起落落,有民间吟游诗人的风采。周先生说,因为这最大戒坛的存在,戒台寺在全国寺庙中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央党校。

迈步进入戒坛大殿,眼前的戒坛高三米半,汉白玉镶金,环坛雕有113尊一尺多高的精美戒神,坛上供奉释迦牟尼金光宝像。据说,戒坛前,原有十把雕花高背木椅,是和尚受戒时师父们的座位。而在戒坛后,是千手观音。周先生说,事实上,千手观音并没有千手,只有40只手,然后要乘以人生的25种境界,这样就凑成足千之数了。

在千手观音面前,供有多款莲花形蜡烛,上面写着韩文字。周先生说,在韩国,专门有一批人信奉戒台观音,每年定期前来布施供养。就此,周先生发表了一通人生感言,说无论你当多大官,有多大才,都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比如我自己,总有人问,你嗓子怎么这么好?是,我嗓子不错,但只适合干个导游讲讲戒台寺,让我当歌星,就不灵了,跑调!”

在端庄慈祥的观音面前,众人爆发一片笑声。

法均大师有500万信众

戒坛之外,戒台寺以松树著名,据称共有五大名松。由于时间紧,我们只随周先生看了抱塔松。抱塔松长在戒坛大殿前平台上,两条粗大的枝干远远伸出云,紧紧抱住了一座灰旧古塔。塔从来都是和尚的墓,而说起这座塔的主人法均大师,那可就厉害了。

戒台寺初名聚慧寺,建于唐代,后毁于战火。到辽代,法均大师横空出世,重建寺庙,起名戒台寺。据称,他四处云游讲法,经他感化而皈依佛教者,达500万之众。这个数据相当吓人,整个辽国,能有多少人口?逢他在戒台寺讲法,还有不少宋国人冒险越境前来聆听。正因此,等到他圆寂时,有十多人为他殉葬。这个,需要有多么巨大的感召力?而且,说辽代的道宗皇帝也十分崇敬法均大师,把自己亲笔手书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赐与了他。有了这件宝物,戒台寺一举成为律宗领袖。律宗,是汉传佛传的一个支派,特别注重研习和传持佛教戒律。

说起来,辽在中国正统的历史叙述中是比较尴尬的,从来算不上一个全国性政权,尽管也有皇帝,但毕竟,同时居于中土的宋才是正主。在我们的民间记忆里,提到辽,总会想到它跟宋打架,动不动就逼得杨家老太太和儿媳妇跨马出征。或者,是金庸笔下的大侠萧峰。辽的主体民族,是契丹。那么,如今契丹人在哪里?没人知道。他们已经和羯人、氐人一样消失在历史的夹缝中。

辽是被宋与金合作灭掉的,金又是被宋与蒙古合作灭掉的,等到辽金这些牵制力量全部消失,宋就被蒙古彻底灭掉了。总体来说,那是一段漫长的乱年月,生命脆弱,人心坎坷,富人穷人都惶惶然难以自保,因此,法均的讲法,才格外具有安慰的力量。500万信众,或许是这么来的。

传说是,法均太了不起,都惊动了玉皇大帝,于是派下一位守护神,名为龙孙,化身一株大青松,守卫寺中。龙孙日日听法,对法均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法均圆寂后,他借风雨而扑倒,环抱法均的墓塔,至今不肯放手。

对此,导游周先生另有说法,是法均圆寂后,悲痛难抑的大弟子把自己的灵魂注入了树中,以借枝干永永远远亲切师父。

恭亲王在此深藏10年

这一次没能见到的卧龙松以及没能巡游的牡丹院,都与大清的恭亲王奕訢有关。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中法起事,恭亲王主张不可轻言开战,与慈禧太后意见相左,于是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从此“居家养疾”。恭亲王太明白了,只要你留在京师,就免不了有人在身边传话递话,哪怕同僚婚丧嫁娶的走动,也可能被视为串联的阴谋,因此,为自保计,他就远远地躲到了戒台寺。在交通不便的上上个世纪,恭亲王把自己放在戒台寺,几乎近于自我流放了,慈禧很安心。

恭亲王在戒台寺一住10年,掏出大把银子将牡丹院改造成了一座大花园,养鱼弄草,超然物外。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他重新出山,但已暮气沉沉,毫无干劲了。

据说,戒台寺卧龙松,是恭亲王最为喜爱的。卧龙深藏高岗,以此自况,对他应是不小的安慰。说起来,恭亲王以卧龙自许,并不算太过僭越,要知道,他是道光皇帝的嫡子,咸丰皇帝的弟弟,当年,道光为他与咸丰到底谁更适合接班,正经苦恼犹豫了好多年呢。事后诸葛亮的说法是,如果道光选择了恭亲王,大清朝没准真会有另一番健朗的气象。

在戒台寺,最想看而没看到的一棵树叫活动松。它非常神奇,你只要拉它的一根枝条,整棵树的枝枝杈杈就都随着一起摇动。史载,当年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玩这个,没事儿常来拉,“活动松”的名字,就是他给起的。但想一想,乾隆到底还是平庸的诗人,如果叫“害羞松”,那才更够诗意嘛。不过,导游周先生说,现在这棵树有专人看守,已经不允许随便拉了。

戒台寺坐落于马鞍山腰,这里早年间产煤。但打康熙朝起,已经严令禁止,以保护戒台寺的建筑。康熙皇帝还手书了禁令,刻在石碑上。其中,涉及挖煤的“挖”字,特意省去了提手旁,意思是:有敢违禁者,砍手!

结束游览,回望戒台寺,马鞍山在夕阳下,正变成一道浓重的阴影,逆光中的戒台各殿与高大的松树,都被镶上了一道金边。我知道,除松树以外,戒台寺丁香同样有名。据统计,这里共有丁香1130株,树龄200年以上的20株。当北京城内繁花落尽时,我们还可以到戒台寺来嗅花香,因为这里地势高,气温低,正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文/洪海燕 王元涛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