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访古>万寿寺,长河边上的休息站

发稿时间 2012-11-16 07:28
北京城里的好多寺庙,尤其是挂在皇家名下的,大多没有僧人。有庙而无僧,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这些建筑,往往都作为皇家行宫来使用,之所以要顶着寺庙的名头,恐怕也是为了规避朝野的物议与非难。皇帝并没有那么嚣张,也不是想建行宫就可以随便建行宫的。


万寿寺,就是这样一处没有僧人的寺庙。王小波先生写过一部小说《万寿寺》,借用主人公的话说,万寿寺有很多古老的榆树,矮小的冬青,这都是对的。然后他还说,万寿寺里,有股可疑的气味,与茅厕相似。这个,就是小说家言了。我完全可以作证,万寿寺紧邻紫竹院公园,门前就是南长河,空气清新得很。

冯保修造了万寿寺

万寿寺建于明代,起初是为了储藏佛经。皇家收藏的佛经,原来一直存在两经厂,离紫禁城不远,但两经厂的建筑年久失修,透风露雨。明穆宗的时候,就多次起念头要加以修缮,但因为手头紧,没钱,只好作罢。等到万历三年,新皇帝神宗想了却先皇的遗愿,于是决定在京西建一座寺庙,替代老旧的两经厂。神宗手里也没钱,又不能随便动用国库,无奈之下,他想了个办法,动员他娘,也就是慈圣皇太后,先掏了一大笔银子,然后以此为由头,再向各界有钱人募捐,这样,万寿寺才最终得以破土动工。

藏佛经,造一座防火防水的大仓库,也就可以了,因此,明代的万寿寺,并没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气派。到了清朝,康熙与乾隆都觉得“万寿”这两个字吉祥,所以格外看重,多次投入重金修缮。尤其是乾隆,两次在万寿寺给皇娘过生日,万寿寺由此开始变得金碧辉煌。


而在明代主持修造万寿寺的人,叫冯保,在历史上,他可是大大的有名。冯保本是河北一个普通小青年,爱好读书,谁也不知道怎么就去当了太监。因为字写得好,在宫里混了个掌笔太监的职位,估计是经常要给穆宗皇帝代代笔。他一直想再升一步,当掌印太监,这个职位权力要大得多。可是,内阁首辅(相当于总理)高拱瞪眼儿看不上他,一有空缺,就推荐别人,直到穆宗去世,冯保也没掌成大印。

这时候,冯保做下了一件大事,据说,他篡改穆宗遗诏,把自己的名字列入了“顾命大臣”的行列,与高拱,与内阁副辅张居正平级。如此一来,他就成了新皇帝的监护人之一,再出任掌印太监,简直是顺理成章,易如反掌。之后,他利用一个名叫“王大臣”的闲汉冲撞神宗皇帝的事件,试图报复高拱,说是他派来的刺客。多亏高拱在朝里朋友多,拼尽全力才把他保下来。

从冯保做的事情看来,他好像是个坏人。其实呢,却不能那么下定论。作为内宫的头头,冯保不仅管其他太监,连皇帝也要管,而且很严厉,神宗非常怕他。话说神宗18岁时,有一次喝醉了,调戏宫女——嫔妃是嫔妃,宫女是宫女,皇帝也不能乱来的——被冯保发现,马上向太后告状,太后居然罚神宗皇帝生生跪了6个小时!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外,处理朝廷事务,冯保坚决支持张居正搞改革,推行“一条鞭法”,给农民减负,促进生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使大明迎来了黄金10年的好日子。

那么,冯保似乎又是大大的好人了?也不尽然。这家伙贪污受贿比谁都狠,连张居正这个史上有名的贤相,也曾经给他送过黄金三万两,白银二十万两。据说,冯保在河北老家,拥有5000间房子,连郡跨县,不可胜数。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他在监工修造万寿寺的过程中,也一定免不了要大吃回扣。可惜,万寿寺的砖石木瓦都不会说话,没法为此提供任何证明了。

慈禧为什么叫“老佛爷”

描述中国寺庙的布局结构,一般都会说分几路,就是纵向分成几大区的意思。万寿寺分三路,中路是主景区,迎门就是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其后,有万佛楼,是当年收藏佛经之所;东路是方丈院,相当于办公区;西路,就是慈禧太后当年的行宫了。


老北京都知道,从紫禁城后身的什刹海,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一直有一条水路,供皇帝皇后们行船。古时代车速慢,颠簸,坐船最舒服了。这条水路,就叫南长河,正打万寿寺门前过。慈禧最爱颐和园,走到万寿寺,她总要上岸来歇歇,喝杯茶,吃几块点心,顺便礼礼佛。这座寺,也就相当于后世高速公路上的一座休息站了。

慈禧坐在朝堂之上,当然免不了一脸的威严,尤其是老年照片,看上去像个阴郁的丑八怪。可是,据当年她的身边人回忆,私底下的慈禧,是相当爱美的。在后宫,与几个合得来的嫔妃或女官在一起,她也是非常随和放松的,还喜欢给年轻孩子们编辫子呢。那么,在万寿寺这种非朝廷非后宫的场所,她当年会是一副什么样的表现呢?

万寿寺今天在北京的知名度不高,游客也不多。前些年,还曾传出寺庙与旅游公司勾结宰客的丑闻,足见收入不足,使得管理方不得不出此下策。实际上,万寿寺整体旅游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建筑结构保存较完整,值得一看。


万寿寺山门上方,有清顺治二年御赐的石匾,上书“敕建护国万寿寺”。山门两侧的卡子墙、影壁的砖雕,构图都非常精细,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两侧齐胸高的宇墙虎皮底座,朱墙白顶,色彩分明。院内的万寿阁,是近年重修的,原阁于民国年间毁于火灾。无量佛殿两侧,还有巴洛克式大门两座,建于清乾隆年间,在皇家寺院中风格独特。由此也可以知道,西风东渐,早在清朝,就已在寺庙中有所体现。

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的万寿寺,深庭广厦,琼楼玉宇,雕梁画栋,堪称宏丽。其间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古道地宫,苍松翠柏,错落有致。殿前左钟楼,右鼓楼,这是中国寺庙的传统定制。素有“钟王”之称的永乐大钟曾悬挂于此,但现在被放置到了大钟寺。大禅堂,为主持讲经说法之地。堂后假山叠石,松柏苍劲,已有数百年历史。

说起大禅堂后的假山,那是相当的漂亮,尤其在烟雨濛濛中,确有超凡脱俗的意境。据说,这三座石头小山,象征着普陀、峨眉和清凉三山,它们是中国最著名的三座佛山。皇帝及其臣僚都喜欢这样的调调,北京北海,有假冒的三座仙山,万寿寺就来三座假佛山。小山顶上,还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座神殿。说是殿,但看起来比一间凉亭也大不了多少。


万寿寺内,有一尊倒座观音塑像,是大太监李莲英为取悦慈禧太后,按她的面容做出来的,慈禧有外号“老佛爷”,就是这么来的。与此相似,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内,有一座卢舍那佛,则是按武则天44岁时的面貌做出来的。无论男人女人,有了无上的权力,都可能对于永恒,有着无比强烈的向往。在现实生活中没法实现,哪怕让自己变成石像或泥像,也算是过了一回瘾。

文/王元涛

图片说明
001:万寿寺山门
002:万寿寺内所藏菩萨像
003:烟雨中的假山一角
004:万寿寺御书碑亭
005:藏经楼气势宏伟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