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访古>碧云寺,一座没有僧人的名刹

发稿时间 2012-10-12 11:21
说起来,北京碧云寺的售票方式很不讲道理。你只看香山不看碧云寺,可以;但如果只看碧云寺不看香山,却不可以。想看碧云寺,必须把香山的门票一块儿买了。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新闻媒体一直在批评,大江南北的诸多寺庙已经沦为敛财的工具,看起来,碧云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况且,碧云寺应名是一座寺,内里却连一位僧人都没有,严格追究起来,是不是有商业欺诈之嫌呢?


碧云寺原本有没有僧人,史料不载。俗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事实上,多少寺庙之所以声名远播,并不重在殿堂的高大和佛像的巍峨,而重在拥有得道高僧。比如怀柔红螺寺的西域大师佛图澄,或京南法源寺的资深住持道阶上人。这一点,和大学相似,大楼从来不重要,大师才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北京碧云寺的特殊之处则在于,它之所以著名,远因两位明朝的太监,近因曾为孙中山灵柩暂停处。

两个太监先后落空碧云寺

香山碧云寺原本是元代丞相耶律楚材后人的别墅,后舍家为寺,算是一份积福的功德。到了明朝正德年间,有一位太监于经相中了这座庙,掏钱买下来,大肆扩建,并在后院营造墓地,准备留给自己用。一个在历史上并不知名的太监,竟然如此有钱,会让我们更进一步领略什么叫做宫门深似海。可是,时间不长,于经因事触怒皇帝,下了大狱,最后死无葬身之地,碧云寺的大墓首次落了空。

随后,明朝另一个太监魏忠贤也看中了碧云寺,他在于经扩建的基础上再大兴土木,加高围墙,增盖殿堂,同时,修造的墓地也更为气派,留待自己百年后安寝。可以说,就全世界范围来看,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更像彻底的无神论者了,很多皇帝,从年纪轻轻继位起,就开始为自己营造陵墓,对于自己将来的死,他们完全采取一种不遮不掩没心没肺的开放心态。

而且,太监本是一种非常凄惨的工作,可历史上却有那么几位,因为极为靠近最高权力,结果自己也染上了显赫的光芒,一时风头甚至盖过了亲王及重臣。魏忠贤在明朝,就是这么走狗屎运的一位。当时,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在他活着的时候,就纷纷为他建祠堂,竞相展开“活祭”运动。而他,居然也欣然接受。毕竟,太监变态至此,似乎情有可原。

只可惜,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继位后,不由分说就拿下了魏忠贤,逼他自缢,并且死后戮尸。于是,碧云寺墓地又一次落了空。


等到明朝覆灭后,魏忠贤的死党葛九思,随清军入京,偷偷将魏的衣冠葬在了墓中。这样看来,魏忠贤的衣冠反倒比魏本人更有福气,享受到了这块墓地的恩泽。可是,到康熙四十年(1704年),江南道监察御史奉命巡视西山时,意外发现了魏坟,便在五月十二日上奏,十天后,经康熙下令,魏忠贤的衣冠也被丢弃到了阴沟之中。

众人争抢碧云寺,说明这块地风水一定好,可是风水再好,也得看自己配不配,这一点他们好像都没想明白。

碧云寺原来是坐西朝东

碧云寺与一般寺庙坐北朝南不同,它是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整个寺院共有六进院落,采用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形成特殊的布局。

罗汉堂在碧云寺所有的建筑当中,堪称工程浩大,规模空前。堂内,足有五百多位罗汉,个个身高都在一米五左右,与真人差不多。最关键的是,他们表情各异,形象生动,也真是难为了当初的工匠们。据说,其中第444个罗汉,就取了乾隆本人的面相,他顶盔挂甲,威严庄重,名为“破邪见尊者”。想来,对此,乾隆应该是知情的,也就是说,作为皇帝,他还颇有点游戏精神。

在罗汉堂北侧房梁上,蹲着一位破衣烂衫的家伙,他就是济公。济公并不是故意要没正形,不肯跻身罗汉队列。传说中,在五百罗汉集合那一天,他路遇花花公子强抢民女,于是出手搭救,并处理善后,这样就来晚了,罗汉堂正位没有他的地儿了。

所有人进入碧云寺东侧的水泉院,都会立刻感受到一种清幽之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院落地势低,四周巨树环绕,又有泉水浸润,凉爽安静自然满满入怀。当然,名寺永远都要有名树,碧云寺也自不例外。这里的异树,名为“三代树”,说原本为槐,数百后后枯死,在树根处长出一棵柏,又数百年后枯死,长出一棵银杏,至今已有三百余年。有诗为证:“一树三生独得天,知名知事不知年;问君谁与伴晨夕,只有山间汩汩泉。”诗境浅白,但意思说到了。


碧云寺后院,原魏忠贤衣冠冢处,现为“金刚宝座塔”,宝座上有七座石塔:一座屋形方塔,一座圆形喇嘛搭,五座十三层密檐方塔。据介绍,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曼陀罗的一种变体。曼陀罗是梵语译音,意为“坛城”,后来演变成象征性图案。塔肚四面刻有佛像,塔刹中央铸有八卦,四周垂有花缦。塔刹上端又立一小塔,上有“眼光门”,门内有佛。整个金刚宝座塔布满大小佛像、天王、龙凤狮象和云纹等浮雕,其工艺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同时,这座金刚宝座塔,又是孙中山的衣冠冢。也不知道这碧云寺到底冲犯了哪路神仙,专门和衣冠冢过不去。

孙中山灵柩也不安稳

话说1925年,著名的“基督将军”冯玉祥发动兵变,赶走靠贿选就任总统的直系军阀曹锟,占据了北京。但他自知人望不足以统领全国,于是电邀远在广州的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当时已经病重,但天降这样一个和平统一的大好机会,他不可能轻易放过,于是毅然抱病启程。遗憾的是,到了北京不久,他就因过于劳顿,肝病发作,溘然长逝。国民党方面先是在中山公园举行公祭,后将其灵柩暂时停放在碧云寺。


尽管孙中山身为国父,德高望重,可要知道,碧云寺可从来不是平静的港湾。从1925年到1929年,孙灵一直暂停碧云寺,等待南京中山陵竣工。这期间,蒋介石与各地军阀大打出手,是为北伐。蒋军节节胜利,奉系张作霖手下的小军阀张宗昌不开心了,他认为,是孙中山停灵的香山风水太好,因此保佑了国民军势如破竹。于是,张宗昌带兵闯入碧云寺,意欲对孙中山灵柩不利。

幸好,为孙中山守灵的卫士头脑灵活,把灵柩及时移入了山腰的一座山洞,这才躲过了一场劫难。


与碧云寺相关,还有另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可能不太为一般人所注意。1927年,随着国民军北伐步步取胜,国民党元老谢持、邹鲁、居正等人,在碧云寺内孙中山的灵前,召开了非法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他们决定,与中共分裂。

想一想,那真是一个怪异的场景。联俄容共,这是孙中山手订的政策,现在他们打算颠覆这项政策,却偏偏选择在倡导者的灵前来做决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他们是想表现自己明人不做暗事,还是想提前知会孙中山,以求得他在地下的谅解呢?

碧云寺这次会议的合法性,后来得到了蒋介石方面的追认,史称“西山会议”。也正是本次的灵前密谋,为日后蒋介石“清党”打下了伏笔,从此,国民党与中共分道扬镳,中国近代史彻底改写。

文/王元涛

图片说明
001:碧云寺建筑深具王家气派
002:远望碧云寺
003:观音座前香火旺盛
004:纪念馆内孙中山坐像
005:金刚宝座塔雕工精美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