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哈尔滨之夏>②历史文化追寻之旅

发稿时间 2012-09-07 17:00
沿着哈尔滨中央大街一路向东,一幢“帐篷顶”、“洋葱头”俄罗斯传统造型的建筑尤为引人注目。同行导游向采访组介绍,这座全木结构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也曾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



来访当天并不是假日,但站在教堂前拍照留念的游客却络绎不绝。走进这幢气宇轩昂的建筑,从大厅中央向上望去,可见4个大帆烘托起的带有宗教图案的大弯顶内墙,给人一种既高雅又别致的感觉。索菲亚教堂虽然是哈尔滨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但目前却以“哈尔滨历史博物馆”的身份,向前来的游客开放。

教堂内部共分两层,一层是主要展区,墙壁上悬挂的老照片向游客们展示了近代哈尔滨的面貌。为保护楼顶建筑,二层则不准游客通行。



站在雄伟的正厅中央,一名来自尼伯尔的同行记者不禁为教堂的砌工精细,造型典雅而感叹,同时又为如此正统的教堂却不做任何宗教活动而好奇。

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索菲亚教堂最初只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该师撤离后的1907年,俄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6万卢布在随军教堂基础上重新建一座木制教堂。之后由于教徒数量增加,1923年又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典礼,1932年落成并保留至今。俄军离开哈市以后,信奉东正教的当地人并不多。但它作为哈尔滨标志性的建筑,备受人们爱护,现已被市政府列入一级保护建筑。

哈尔滨市政府为了让境外媒体人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渊源,采访之旅第一天,21名海外媒体人组成了一支追寻哈尔滨历史足迹的队伍。



参观索菲亚教堂之前,采访组还跟着当地导游走访了坐落在哈尔滨市中心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

据导游介绍,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是哈尔滨市十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哈尔滨近代发展中历史最悠久的地区。

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市道外区成了内地劳工和闯关东外省移民的主要聚集地,由于没有被划入沙俄的管辖范围,这里成了当时哈市平民阶层的生活、购物、娱乐、餐饮的天地。20世纪初,这里的商铺达到1000余家,各种类型的传统老店争相云集。



20世纪20年代,民族资本家进一步发展壮大,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质量和品位的商住环境,在西方和中原等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基于中国传统建筑和欧洲巴克洛冯科之上,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仔细观察这里的建筑不难发现,建筑的外立面上保留了巴洛克建筑的精美造型和装饰手法,在平面布局上保留了传统的四合院风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群。

工作人员说,传统的巴洛克建筑喜用人像做浮雕,而中华巴洛克融入中国元素的浮雕则是蝙蝠、牡丹、如意等。老一辈人认为蝙蝠能带来财富双收,如意又象征着万事吉祥。

图片说明:
001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夜景
002 索菲亚教堂内部
003 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
004 历史街特色院落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