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鞭炮不算过年

发稿时间 2008-10-08 16:43
   
 
 
        我们说到的春节,准确地说,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是农历新年,因此,中国人把过春节称作“过年”。在乡村地区,年纪稍大的人,还有这样一种习惯,在他们看来,元旦,也就是公历的新年不算年,只有过了春节,才算过完了一年,才承认自己又长了一岁。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实际上中国人过春节,并不是只过正月初一这一天,而是从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农历的12月23日开始,就进入了漫长的“年”的庆典周期。腊月二十三,中国人称为小年,这一天,按传统习俗,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灶王爷是中国民间信仰,一般是一张画像,有一位严肃的古装的老爷爷,贴在灶台上方。中国人相信,灶王爷是保佑一家人有饭吃的神仙。而且,负责监视这个家庭的日常饮食,不能过于浪费。中国有民谣这样说: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扛着枪。又这样期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灶王爷怎么样上天言好事了,就是说,中国人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把灶台上的灶王爷画像揭下来,在他嘴的部位抹上糖,然后烧掉,这就表示他上天了,去向天老爷或者玉皇大帝汇报这个家庭这一年来的日常饮食的情况去了。为什么要在嘴上抹糖呢?就是想让他在汇报的时候嘴巴甜一点,多说说这个家庭的好话,不要说坏话。
  从过小年开始,一般中国单位的气氛就变得轻松了,工作量会减少很多,一些重要的活动会留待春节过后再搞,从领导到普通员工,对于工作都不那么上心了,大家的主要精力,放在家庭,收拾卫生,在家门口贴上大红色的春联,找朋友聚会,而且还有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购买食品,准备过年。在过去,中国人生活比较困难,一年可能只做一套衣服,那么从小年开始,就要做新衣服了。
  实际上,中国最看重的,是春节前一天的晚上,正式名称叫“除夕”,民间说法叫大年三十。中国人讲究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整夜不睡,等待天明,这叫“守岁”。民间传说,如果能保证大年三十一晚上不睡,那么在接下来的这一年里,每天都会很有精神。除夕之夜的12点,用中国的计时法叫“子时”,人们要吃一顿丰盛的饭,要喝酒,最重要的是要包饺子,吃饺子。中国人将这一顿在半夜吃的饭称作“年夜饭”。在一个家庭中,这一顿饭一定代表这个家庭最高的做菜水平,父亲或母亲,一定会做出最拿手的菜,而且这一顿菜,花多少钱都没关系。
  在吃年夜饭之前,还要放鞭炮。放鞭炮的举动,源于一个传说,传说中,年,是一种生活在山里的怪物,往往在春节到来的时候,下山来吃人,因此,古代的中国人就用鞭炮来驱赶它,鞭炮声一响,它就不敢下山了。因此,鞭炮是保平安的意思。前几年,在中国,很多城市都立法禁止放鞭炮,但是人们普遍反映,过年的时候,没有鞭炮声,这年就过得没有滋味,不断地向政府抗议,现在,包括北京,上海,都重新立法,允许人们在春节期间放鞭炮,但是平时还是不允许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