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顺差同比下降

发稿时间 2008-08-12 16:41
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6个百分点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海关总署11日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累计贸易顺差123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6%,净减少131亿美元。

◆ 中国出口相对放缓
  贸易顺差的持续减少,与中国出口相对放缓、进口相对提速有关。数字显示,前7个月中国出口8029.1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6个百分点。同期,中国进口6792亿美元,增长31.1%,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1.6个百分点。
  同时,贸易顺差的持续减少,也与初级产品的进口均价大幅上涨有关。统计显示,前7个月中国进口初级产品2216.5亿美元,同比增长70.6%,占同期进口总值的32.6%。其中,进口煤炭均价同比上涨51.9%,进口大豆均价上涨78%。
  相关数字显示,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前7个月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869.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9%,顺差增幅回落29个百分点。同期,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916.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顺差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中国对日本贸易逆差239.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0亿美元。

◆ 顺差出现明显下降
  数据显示,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前7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4642.2亿美元,增长25.7%,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7.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912.6亿美元,增长24.6%;机械及设备出口1526.2亿美元,增长23.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34.2亿美元,增长22.5%。
  2004年5月至今,中国对外贸易已连续48个月呈现顺差,其中去年的后8个月单月顺差规模均保持在200亿美元以上。但今年以来,外贸顺差迅猛扩张势头显著收敛,并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中国外贸出口4245.9亿美元,进口3635.9亿美元,贸易顺差580亿美元,同比下降7.9%,净减少49.4亿美元。
  海关总署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当前中国贸易顺差出现同比下降,是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对外贸易总体仍将延续出口放缓、进口增加格局,贸易顺差迅猛扩张势头以及贸易失衡矛盾将得到逆转。

◆ 宏观调控效果显现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顺差明显减少主要是以下六大因素。
  一是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集中显现。近年来,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紧缩性出口政策密集出台减缓了出口增势;禁限类商品范围扩大导致加工贸易出口明显减速;扩大进口战略的实施带动国内进口大幅增长。
  二是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抑制出口促进进口。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显著加快。人民币升值削弱了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对出口不利,但能够节省进口产品的购买成本,对进口有利,部分原来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纷纷增加进口业务比例。
  三是美国次贷危机负面影响蔓延拖累外部需求陷入低迷。目前,次贷危机的波及范围正在由金融领域扩大至实体经济。今年1至4月,中国对美出口743.1亿美元,增长仅6.9%,增速回落12.4个百分点。
  四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导致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受阻。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贸易伙伴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盛行,贸易保护手段不断升级。
  五是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拉大稀缺产品项下逆差规模。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再加上奥运、世博会等因素刺激,对重要工业原料、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非常旺盛。
  六是初级产品进口价格飙升推动进口金额大幅增加。受美元大幅贬值、供需矛盾激化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普遍呈现高位上涨态势。全球涨价因素迅速传递至进口环节,今年前4个月,因价格上涨因素导致中国初级产品进口额增加367亿美元,占同期中国进口总增加额的45.8%,拉动中国进口总体增速提高12.8个百分点。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