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基本展成鸡肋, PK特展胜出乏力

发稿时间 2008-04-02 17:46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登录中国上海博物馆时,呈现出两万多人挤满展厅的盛况;一个月内,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观众总量突破25万人次;敦煌艺术大展逾60万人次的参观量,创下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一连串数字,折射出的是民众对于视觉美感的极度渴求。

    但当特展、大展落幕之时,展厅中作品和工作人员面面相觑的情景,又不禁令人感到艺术的萧条和审美的失落。对比之下不难发现,长期基本陈列的乏味与缺位乃是当下一些门庭冷落的美术馆共同的软肋。
   据了解,在中国国内某知名美术馆每年举办的展览中,有一部分时间和场馆进行以该地域各美术门类发展状况及历史梳理为内容的基本馆藏展示;另外是和兄弟场馆、国内艺术机构共同举办的巡回展,规模较大,展期较长;三是和世界一些美术馆共同举办的展览,影响力和宣传力度都较大。

  然而,在基本展陈因乏味导致缺少观众共鸣的同时,美术馆却普遍表现出临时展览过多,长期基本陈列缺位的现象——以短期的临时性展览来支撑运营,展览组织、策划工作相对简单,试图深入探讨艺术和学术层面的展览活动鲜有出现,这更加直接导致了大展时热闹、平日里冷淡的情况。
  的确,在中国美术馆事业大发展的今天,各地美术馆建设的热潮使得全国美术馆在数量上、规模上都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展览活动也呈现出十分活跃的状态。
  文化的繁荣和创作的兴旺,使得一些美术机构和画家们急需办展场所和空间,客观上挤压了长期展览的时间和空间。

    但很多业界专家认为,美术馆并不等于陈列馆、展览馆,创作的繁荣也不应成为阻碍基本陈列发展的绊脚石。
  应当看到,临时展览创造的轰动效应毕竟只有一时,而长期基本展陈才是维系一个美术馆长久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所在。
  对此,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表示,作为收藏、研究、展示、普及教育的公益性美术事业机构,美术馆应该把收藏的艺术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公众展示,并且是长期的相对固定的展示,以达到宣传、展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美术历史发展最高水平的目的,这才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培养公众高品位的欣赏眼光。

《 亚洲日报 》 所有作品受版权保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기사 이미지 확대 보기
닫기
TOP